《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3月1日起正式施行(2)

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了解,成都将每年8月11日作为“光盘行动”宣传日,以固定日期的形式发动全民参与“光盘行动”,逐渐形成常态化宣传动员机制,推动将“光盘行动”

据了解,成都将每年8月11日作为“光盘行动”宣传日,以固定日期的形式发动全民参与“光盘行动”,逐渐形成常态化宣传动员机制,推动将“光盘行动”从万人口号转变为大众行为习惯。聘请张靓颖为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大使,借力“星力量”,倡导绿色文明生活垃圾方式,带动公众关注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助力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社会新风尚。街道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坝坝会”“游园会”等形式,开展知识宣讲或现场引导活动,不断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29个,引进垃圾分类相关企业70余家,1519家党政机关、3780个学校、875个医疗机构、125个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均实现100%全覆盖。

垃圾分类,成都有何举措?

正确投放的市民、家庭或将获得积分奖励

今年1月,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成都提出,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前端减量

成都引导生产企业简化包装,快递、电商等企业使用电子运单和可循环利用包装等;倡导住宿、旅游、餐饮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配送服务中使用环保材料;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鼓励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鼓励餐饮企业和单位安装油水渣分离装置,推进前端减量。

分类投放

成都鼓励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奖励机制,推动建立“绿色账户”等,给予正确投放的市民、家庭积分奖励;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激励专项补助资金,对生活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的个人、家庭、单位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逐步将公共机构、在蓉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纳入信用管理,激励全社会主动参与。

分类收运

推进建成区分类收集容器建设改造,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等新建、改造中,同步规划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设备,统一规范收集容器颜色和图文标志,鼓励采取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楼层撤桶、设置智能投放箱及厨余垃圾滤出水分投放、以桶换桶收集等方式,提高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比例。

在分类收运上,严禁将工业废物、农业废物、医疗废物、园林绿化垃圾、建筑垃圾等混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严禁生活垃圾运输企业“混装混运”。

分类处置

在分类处置上,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厨余垃圾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和集回收、分拣、中转、就地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静脉家园”建设;依托成都长安静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集垃圾焚烧发电、填埋废气利用、固废协同处理、再生资源利用于一体,集约高效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依托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企业总部聚集区;依托中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打造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基地。

注意了!

这些垃圾容易分错类

按照《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都生活垃圾分四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了解了四类垃圾的具体属性,但还是有很多容易分错的垃圾。

熬汤的大棒骨 很多人会认为是厨余垃圾,但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他垃圾”。类似的还有筒子骨、牛骨头、坚果壳等。

纸类 不全部是可回收物,比如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以及照片、明信片、复写纸、铝箔纸(如口香糖包装纸)、玻璃纸(如糖果纸、部分包装纸)等,都有复杂的成分存在,属于其他垃圾。

用过的塑料袋 多数都是受污染、不可降解的,所以用过的塑料垃圾属于其他垃圾。

专家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陈海滨:

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习惯

在认真了解《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陈海滨说,条例中提到的以“街镇”为单位推行垃圾分类,覆盖到了绝大多数机构和单位,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了实处。

陈海滨说,生活垃圾四分法是绝大多数地区、城市的基本分类标准,但条例进一步明确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等予以调整。“比如居住小区里,有害垃圾不到1%,没必要与其他三类等比例设置垃圾桶,而可回收物有专门的交售渠道收运,故大部分点位可以只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投放容器。”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网址: http://www.hjkxygl.cn/zonghexinwen/2021/0707/836.html



上一篇:国际低碳产业和城市能源管理高峰论坛正式举行
下一篇:上海高校评价不再“千篇一律”,分类管理让学

环境科学与管理投稿 | 环境科学与管理编辑部| 环境科学与管理版面费 | 环境科学与管理论文发表 | 环境科学与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